梁信军:未来金融机构竞争点在资产端管理能力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本质上就是对金融的演绎。我觉得对金融的整个演进可以看成一个危机,也可以看成一个机遇。
总体来说,有些共识在社会上基本达到了。首先是整个利率管制有两点已经放松——一是央行的政策放松;二是市场对利率波动的容忍度跟实际在使用的现实利率也放松了。
总体来说,利率管制的放松不仅是政策在放松,实际上已经在发生了。最后有一个结论性的东西:利率管制放松之后,不同的金融机构的负债和成本是上升并且趋同的。比如银行,由于现在老百姓搞不清楚什么是无风险的投资产品,什么是有风险的投资产品,没有教训让他受了损失,所以他就没搞明白。
短时间内银行的存款利率很可能会上升到跟货币基金的价格差不多,就是百分之四左右,如果你去看保险的话造就超过这个数字了,保险的实际利率已经到了百分之五左右,因此我觉得未来指望靠一个什么渠道拿到便宜的金融资源和金融存款不太现实,短期的结果就是负债端的成本快速上升,各个渠道趋同。
趋同之后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我们去看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实际上主要是看它在资产端的管理能力,从银行来说就是放贷,从保险公司来说就是投资,因为来源都是差不多的,价格都一样,关键就是看你投资资产管理的能力。
金融资源未来的集中度很明显会往有资产端管理能力、有投资能力的金融机构集中。当很多人在讨论余额宝好不好的时候,我这里有很多宝,几乎就没有一个余额宝,这么多“宝宝军团”的利息给得都不低,但是大家的主要设想和思路是:我设计一个宝,最后把别人银行的钱搬到我的宝里面来,老百姓也不傻,兜了两圈,最后各种宝的成本都一样,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3月份到4月份出现了一万多亿存款下降的问题,实际上不仅是体系外的各种宝在搬这个存款,各个银行自己也在搬。
所以我觉得,在当前的情况下是围绕着活期存款这个产品在展开各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只是其中之一。 |
|